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英文: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类型:布面油画
尺寸:139cm × 375cm
日期:1897-1898年
收藏:波士顿美术馆,美国
标签:哪里去 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1897年)是法国艺术家高更的作品。
1897年2月,高更完成了创作生涯中最大的一幅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幅画,用他的话来说,“其意义远远超过所有以前的作品;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同样价值的画来了。在我临终以前我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人这幅画中了。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这里我的眼睛看得多么真切而且未经校正,以致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荡然无存,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整整一个月,我一直处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癫狂状态之中,昼夜不停地画着这幅画……尽管它有中间调子,但整个风景完全是稳定的蓝色和韦罗内塞式的绿色。所有的裸体都以鲜艳的橙黄色突出在风景前面。”在恶劣的环境中,以痛苦的热情和清晰的幻觉来描绘,因此画面看起来毫无急躁的迹象,反而洋溢着生气。没有模特儿,没有画技,没有一般所谓的绘画规则。” 画面色彩单纯而富神秘气息,平面手法使之富有东方的装饰性与浪漫色彩。在斑驳绚丽、如梦如幻的画面中,暗寓着画家哲理性的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这幅画的婴儿意指人类诞生,中间摘果是暗示亚当采摘智慧果寓人类生存发展,尔后是老人,整个形象意示人类从生到死的命运,画出人生三部曲。画中其他形象亦都隐喻画家的社会的、宗教的理想,颇具神秘意趣。这幅画是高更全部生命思想及对塔希提生活的印象综合,是他献给自己的墓志铭。
众所周知,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得自现实的印象抽理论领域的易位;因此,艺术作品同时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高更同印象派画家的差别就在于与现实相关的抽象在他的创作中所起的那种巨大的作用。起码如我们所见到的,这不仅是高更一人所具有的特点,在塞尚和修拉的作品中也可以见到。使高更有所不同的,是他的抽象的特点:他的纯色、他的综合方法、线的装饰性和不要深度。他的这种手法,被他自己和文学家命名为象征主义(综合主义)的风格,同时也为高更一生的创作留下了不朽的记忆。
高更在1848年出生于巴黎,一直在秘鲁生活到七岁,幼年时期异国风情的记忆,跟他后来流浪旅行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1855年,高更一家回到法国,后当上了船员,又进入海军,这段海上生涯,让他航海到巴西、巴拿马、大洋洲、东地中海和北极圈。1871年高更离开海军,进入巴黎的Paul Bertin证券交易所。1873年高更同丹麦人Mette Sophia Gad结婚,踏出了中产阶级生活的第一步,不久之后有了第一个孩子,往后的几年,高更慢慢的巩固了职务上的地位,十年后,他不仅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在郊外有一栋房屋,并且拥有贤慧的妻子和五个孩子。
在这段期间,高更也在逐渐向画家的道路迈进。高更认识了许多当时极其前卫的印象派画家,高更积极的接受了他们的观点,1876年,他的作品在沙龙中展出,之后连续五次参加印象派的画展,高更开始梦想当一位职业画家,而让他决定改行还有外部的因素,1882年股票市场狂跌,使高更感受到作为股票经纪人职务的危险,更下定决心成为画家。
但运气不佳的是,由于美术市场也受到经济景气的冲击,使得画很难卖出去,也影响到高更的艺术创作。由于经济的困窘和其他的冲突,1885年高更和妻子分居,并试图从他所爱的自然生活中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画风。1886年,高更开始离开印象派,摸索自己的创作风格。促使高更画风转变的最大原因,是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地区特殊的风土人情:悠久的文化传统,独自的语言、民族服装和宗教祭祀(布列塔尼人是凯尔特的后裔),这些均唤醒了童年时期,深深刻在高更心中对异国风情和原始性艺术的憧憬。
1887年,高更曾去巴拿马运河工地当苦力,顺路到了马丁尼克岛,后染病不得已回到法国。1888年高更和梵高在法国南部阿尔共同生活过几个月,后两个男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便日益加深,年底高更回到了巴黎。
1891年,高更来到法国殖民地大溪地。他在玛泰亚的农村租了一个小房子开始作画。当地生活成为他灵感的泉源,繁茂的植物和丰富、鲜艳色彩的居民服饰,原原本本地成长他所使用的色彩。他的多数杰作都在这一时期完成,其中也包含几幅描绘他的情人─13岁少年特哈玛娜的作品。这些绘画中的景象看似表现了牧歌般的美好,但高更的钱已经用光,他染上了梅毒,这种病在当时还是不治之症,在以后的一生中都为此而烦恼。高更在1893年返回法国,得到了伯父赠予的遗产,经济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这笔钱却使他永远离开了法国。返回到大溪地的高更再次受到贫困和疾病的困扰,但其创造力丝毫没有衰减。1901年,高更到了马克萨斯群岛,在那里度过余生。1903年5月8日,高更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他的墓地位于马克萨斯群岛上的Hiva Oa岛,至今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前往吊祭。
英文: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类型:布面油画
尺寸:139cm × 375cm
日期:1897-1898年
收藏:波士顿美术馆,美国
标签:哪里去 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1897年)是法国艺术家高更的作品。
1897年2月,高更完成了创作生涯中最大的一幅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幅画,用他的话来说,“其意义远远超过所有以前的作品;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同样价值的画来了。在我临终以前我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人这幅画中了。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这里我的眼睛看得多么真切而且未经校正,以致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荡然无存,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整整一个月,我一直处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癫狂状态之中,昼夜不停地画着这幅画……尽管它有中间调子,但整个风景完全是稳定的蓝色和韦罗内塞式的绿色。所有的裸体都以鲜艳的橙黄色突出在风景前面。”在恶劣的环境中,以痛苦的热情和清晰的幻觉来描绘,因此画面看起来毫无急躁的迹象,反而洋溢着生气。没有模特儿,没有画技,没有一般所谓的绘画规则。” 画面色彩单纯而富神秘气息,平面手法使之富有东方的装饰性与浪漫色彩。在斑驳绚丽、如梦如幻的画面中,暗寓着画家哲理性的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这幅画的婴儿意指人类诞生,中间摘果是暗示亚当采摘智慧果寓人类生存发展,尔后是老人,整个形象意示人类从生到死的命运,画出人生三部曲。画中其他形象亦都隐喻画家的社会的、宗教的理想,颇具神秘意趣。这幅画是高更全部生命思想及对塔希提生活的印象综合,是他献给自己的墓志铭。
众所周知,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得自现实的印象抽理论领域的易位;因此,艺术作品同时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高更同印象派画家的差别就在于与现实相关的抽象在他的创作中所起的那种巨大的作用。起码如我们所见到的,这不仅是高更一人所具有的特点,在塞尚和修拉的作品中也可以见到。使高更有所不同的,是他的抽象的特点:他的纯色、他的综合方法、线的装饰性和不要深度。他的这种手法,被他自己和文学家命名为象征主义(综合主义)的风格,同时也为高更一生的创作留下了不朽的记忆。
高更在1848年出生于巴黎,一直在秘鲁生活到七岁,幼年时期异国风情的记忆,跟他后来流浪旅行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1855年,高更一家回到法国,后当上了船员,又进入海军,这段海上生涯,让他航海到巴西、巴拿马、大洋洲、东地中海和北极圈。1871年高更离开海军,进入巴黎的Paul Bertin证券交易所。1873年高更同丹麦人Mette Sophia Gad结婚,踏出了中产阶级生活的第一步,不久之后有了第一个孩子,往后的几年,高更慢慢的巩固了职务上的地位,十年后,他不仅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在郊外有一栋房屋,并且拥有贤慧的妻子和五个孩子。
在这段期间,高更也在逐渐向画家的道路迈进。高更认识了许多当时极其前卫的印象派画家,高更积极的接受了他们的观点,1876年,他的作品在沙龙中展出,之后连续五次参加印象派的画展,高更开始梦想当一位职业画家,而让他决定改行还有外部的因素,1882年股票市场狂跌,使高更感受到作为股票经纪人职务的危险,更下定决心成为画家。
但运气不佳的是,由于美术市场也受到经济景气的冲击,使得画很难卖出去,也影响到高更的艺术创作。由于经济的困窘和其他的冲突,1885年高更和妻子分居,并试图从他所爱的自然生活中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画风。1886年,高更开始离开印象派,摸索自己的创作风格。促使高更画风转变的最大原因,是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地区特殊的风土人情:悠久的文化传统,独自的语言、民族服装和宗教祭祀(布列塔尼人是凯尔特的后裔),这些均唤醒了童年时期,深深刻在高更心中对异国风情和原始性艺术的憧憬。
1887年,高更曾去巴拿马运河工地当苦力,顺路到了马丁尼克岛,后染病不得已回到法国。1888年高更和梵高在法国南部阿尔共同生活过几个月,后两个男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便日益加深,年底高更回到了巴黎。
1891年,高更来到法国殖民地大溪地。他在玛泰亚的农村租了一个小房子开始作画。当地生活成为他灵感的泉源,繁茂的植物和丰富、鲜艳色彩的居民服饰,原原本本地成长他所使用的色彩。他的多数杰作都在这一时期完成,其中也包含几幅描绘他的情人─13岁少年特哈玛娜的作品。这些绘画中的景象看似表现了牧歌般的美好,但高更的钱已经用光,他染上了梅毒,这种病在当时还是不治之症,在以后的一生中都为此而烦恼。高更在1893年返回法国,得到了伯父赠予的遗产,经济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这笔钱却使他永远离开了法国。返回到大溪地的高更再次受到贫困和疾病的困扰,但其创造力丝毫没有衰减。1901年,高更到了马克萨斯群岛,在那里度过余生。1903年5月8日,高更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他的墓地位于马克萨斯群岛上的Hiva Oa岛,至今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前往吊祭。